学校内部比略显寒酸的大门要宽阔得多,许多三层水泥楼掩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
鸟啼声此起彼伏,学校安静得超乎想象。
男老师介绍自己姓王,对象最喜欢秦溪小吃店里的苏子饼,还说起自己为讨好对象差点找错了地方的事。
电影院门前那对和秦溪卖相同苏子饼的夫妻在日复一日之中早已没了生意,就连何时消失了都没人注意到。
门口已经重新换上对卖油饼的老夫妇,就是油饼舍不得放油,饼就和煎的没什么两样。
秦溪跟他随便聊着,好像走了得有十来分钟,一排平房终于出现眼前。
“校长办公室就在第一间。”王老师指了指门口停放着辆自行车的屋子,随后笑眯眯地又说道“别紧张,是好事。”
这句话明显是安慰全程都因紧张而不停搓手的秦海。
把两人送到门口,王老师就折返回教室继续上课。
秦溪抬眼往里一瞅,也被坐满办公室的大群老师给惊得眼皮跳了下。
秦望家坐在最靠近门口的凳子上,时不时瞅瞅那些低声议论的老师,又偏头看向门口。
终于,这次他看到了秦海和秦溪。
忙惊喜地站起来叫道“舅舅,三姐。”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坐办公桌对面的白发老人重新戴上眼镜,笑了笑“是秦望家的家长吗快进来坐吧。”
“周校长你好。”秦溪开口问好,秦海只是紧张地点了下头。
两人走进办公室,周校长抬手介绍了下屋里坐着的其他人,随后请两人坐到了办公桌前头。
屋里坐着的,都是学校领导,还有两位老师。
“秦望家是此次一年级入学考试的第一名,在面试环节和笔试环节都非常优秀。”
秦溪静静等着下文。
秦望家挨秦溪坐下,紧张地搂着姐姐的胳膊,显然也不知道老师把自己留下来有什么事。
“如果不是我们去公安局调查过秦望家同学的背景,恐怕也要怀疑他究竟有没有上过学,保险起见,我们又给他做了套智力测试”
说着,周校长递了叠纸张过来,竟是直接略过秦海递给了秦溪。
只通过一句问候,这位阅人无数的老校长就看出秦溪才是做决定的那位。
秦海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对,秦溪一接过去他就探头来看。
第一页上密密麻麻的图形刚跳出来,就又马上缩了回去。
秦溪粗略扫了眼标题上智商测试等字样,匆匆翻到最后一页。
最后一行160的字样让秦溪眉眼一抖,偏头看了眼懵懂无知的秦望家,又看向周校长。
“我弟弟是天才”
一百六的智商不是天才又是什么
周校长点头,严肃古板的脸上也不由泛起丝笑容“秦望家同学的智商超过优秀,是水井小学建校十年来智商测试等级最高的
一人,当然也不能排斥纸质测试会有偏差。”
总而言之,稍微偏差也没多少影响,秦望家确实是个天才。
抛砖引玉之后,周校长直接提出了学校的提议。
如果家长同意,学校可以向省教育局申请,保送秦望家去北市的天才班读书。
天才班是各省报送的超优秀学生组成的班级,将由国家指派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教课。
各种费用全包,就是衣服鞋子学校都会准备。
但孩子得离开寿北市前往北市,一年只有两个月的寒假可以回家。
手臂忽地一紧,能明显感觉到秦望家的呼吸加重,秦溪低头轻轻拍了他几下。
“周校长。”秦溪漂亮的脸上没有一丝波澜,浑身透露着种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沉稳“我想先问问我弟弟。”
“姐,我不想去北市。”秦望家立刻抱紧秦溪,把脑袋埋在她臂弯里。
秦溪空着的手伸过去摸了摸短得有些扎手的头发,轻轻叹了口气。
“我弟弟不想去,那我们就不去了。”
“秦同志,作为家长,我觉得你应该为秦望家的未来考虑”
周校长捏着眉心,继续苦口婆心劝着。
天才班设立之初就是因为许多家长舍不得将钱投入到孩子教育,导致错失了许多本该成为祖国建设栋梁的天才儿童。
所以后来才会提出费用全免,这让顾虑费用的家长也没了后顾之忧。
秦溪还是他遇到的第一个没有底线溺爱孩子的家长,所以说着说着他把目标转向了秦海。
“周校长,秦望家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大段劝说之后,果然让秦海有些心动了,秦溪心底叹了口气赶紧开口。
所有领导和老师都看向她。
“你们去调查过孩子背景就应该知道,比起天才班,他现在最缺的应该是温暖,是从小缺失的情商建立过程,还有他爱这个世界和他人的能力”
秦望家缺爱,缺乏三观建立,而不是吃饱喝足营养跟上就能长高的个子。
前世的秦溪作为一个孤儿,比谁都了解情感缺失的痛苦。
“我相信姑姑还活在世上的话肯定也和我们是一样的想法。”最后,秦溪淡淡的说道。
秦海一下子红了眼眶,虽然听不懂那什么感情建立,不过望家才找回来没多久,他同样不舍得孩子又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
胳膊传来湿意,大片大片漫延开来,直至染湿了衣袖。
“”
“是我忽略了秦望家同学的情况,我向你们道歉。”
周校长很感动,没想到年纪轻轻的秦溪竟然能说出这番话。
她的角度才是真正站在孩子立场上考虑,而不是一味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光辉未来。
“校长您言重了。”秦溪连忙摆手,笑了笑“而且在水井小学读书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孩子没有前程啊”
“对对对,是我窥豹一斑7,把事情想得太复杂。”
周校长哈哈一笑,指着那两位老师才道“这两位老师就是来这等着你们做决定,万一选择不去北市”
两位老师同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听校长这么一说,立刻介绍起自己来。
就是想让秦溪选一下到底去哪个老师班里读书。
“望家,你来选。”
“我选”秦望家抬起头,泪眼婆娑的根本看不清两位老师有什么区别。
抹了把眼睛后终于看清两人,随后想也没想的就指了指右边的女老师“我选朱老师,我考试的时候铅笔断了,是朱老师借我铅笔。”
“既然已经选好了班级,那就去办理入学手续吧。”
周校长很是感慨,心里已经开始反省自己教育学生时是不是忽略了精神层面。
然后又不由想到前几年见到的一个天才班毕业进入机关工作的孩子。
与之卓越的工作能力相反,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无法与人交际,更别提结婚生子。
在完全着重学习层面的教育中,是不是也要关注学生的情商。
周校长陷入沉思中。
秦望家搂着秦溪的胳膊,叽叽喳喳地讲述着刚才考试时的场景。
有了第一次拒绝,第二次就来得轻易许多。
秦望家在走读和住校中选择了走读,虽然秦家人将要面临每天早上五点送来,晚上十点接回家,中午还得自己带饭。
但秦望家愿意,秦海和秦溪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中午来买了两个饼,李副院长匆匆离开。
秦溪站在报刊亭后面,心里已经开始规划着将要怎么改造这里。
秦溪问过李副院长,得到可以在后边砌灶台的答复,而且还可以把两边也搭上帆布增加面积。
只要范围不摆到马路上,法院基本上对此事都不会插手。
再加上可预见的拆迁搬离,更不会对此横加干涉。
而且李副院长还告诉了秦溪一件事。
法院职工家属院拆迁。
职工可自由选择新家属院房屋亦或是新区认购名额,名额可出售可转让。
而在此之前,法院已经在新址上集资建设新家属楼,就算不用老家属房屋名额也有房子租。
而要名额的话以后房子还需要自己出钱买。
虽然知道这些房子可能有巨大升值潜力,但集资建造家属楼后又有多少人能拿得出买房钱来。
所以法院里不少人都要出售认购名额。
秦溪想要买的话得趁早,消息一旦传出去,肯定多得是蜂拥而来的人。
“看来还得找胡峰兄弟再扩建点面积。”秦溪低声嘟囔。
就算有认购名额,要买房子时也得拿出钱来。
为今之计,只有快些赚钱。
如此一想,秦溪又重新变得忙碌起来,找人将报刊亭两
侧都加盖了帆布。
充当墙面的帆布上用了大面积的透明塑料。
夏天卷起来,四面通风,冬天就放下来既保暖又不影响光线。
桌椅板凳全是去回收站淘回来,就算放大马路上都不一定有人捡,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安全。
如此改造一番,小吃店就和前世的路边摊棚子有些类似。
半开放式后厨灶台增加了两口柴火灶。
其中只有用水的问题比较麻烦,秦溪得一趟趟地去法院门卫室挑水。
但在免费的情况下,她更加乐意每天跑这么几趟。
忙碌改造个把月,报刊亭小吃店重新开业。
马路这边突然出现的一个大棚子,就算站在电影院门口依旧显眼。
以前来过的食客知道是小吃店,不知道的还以为有队伍驻扎在这似的。
好在一块巨大的白底红字招牌悬挂在帐篷外边,倒是让人们明白这里多了个小饭馆。
“报刊亭小吃店。”
年轻姑娘说着拗口的港市话,一字一顿好不容易才念完招牌上的字。
同行的一男一女只是笑着,好脾气地任由女儿将周遭的字都一一念了个遍。
“妈妈,我们去尝尝那家小吃店怎么样”
看着二十来岁的姑娘穿着很洋气,一套粉色格子套裙,还穿了双乳白色高跟鞋。
中年女人穿着灰色套裙,多了些优雅。
“昨天拉肚子的事你这么快就忘记了”女人皱了皱眉道。
女儿肠胃娇弱,昨天只尝了点路边的烤玉米就拉了好几次肚子。
想要吃饭只能去国营饭店要稍微好些,哪敢让她吃路边小摊。
年轻女孩儿不依,抓着女人的手撒娇。
男人倒是先败下阵来,抬起手看了看时间道“那就去尝尝,吃完刚好去医院见张院长。”
“好吧真是怕了你”
女人妥协,一路上都引得不少人回眸的一家三口穿过马路,来到小吃店门口。
“怎么没有个红绿灯,过马路多危险”女人犹自埋怨着路上毫无章法到处穿行的车流。
五感灵敏就是这点不少,秦溪坐在厨房门口剥蒜都听到了女人的嘀咕。
看三人穿着,有着港市电视剧里典型的色彩和搭配,一看就是港市来的商人。
秦溪没想到他们是来吃饭的,瞟了眼之后继续埋头剥蒜。
“三姨四姨讨厌,四姨讨厌。”
包志明突然眼泪汪汪地跑来,带着哭腔控诉秦雪画花了他的画。
秦溪低头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好好的一个小女孩儿,竟然被画上了两撇胡子,还用铅笔加粗描黑了。
就跟连环画里的吐鲁番商人一样。
“秦雪,你没事的话来理葱,别在后边偷懒。”
“我才没偷懒呢,我也很忙好不好”
秦雪气呼呼地冲
过来,孩子气地叉腰,然后又把纸塞给秦溪看“姐,你看这条裙子好看不”
火柴人,没五官,身上穿得裙子倒是画得有模有样。
“我打算过几天去三林巷找王姐,问问看她知不知道哪有裁缝能做出这条裙子来。”
秦溪看向她问“就那么喜欢衣服”
“可不是,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赚多钱,然后买许许多多衣服,每天不重样的换。”
秦溪“”
“请问。”
男人开口,温和地笑了笑。
姐妹俩暂停说话,站起来等着男人继续说。
“请问有菜单吗我们想看看。”
“有,请稍等。”秦溪把勉强能称为菜单的板子递给男人“左右都有位置,你们随便坐。”
随着城市开放进程加快,寿北市内港市商人逐渐多了起来。
这三人港市来的没错,不过男人一开口秦溪就知道他是内陆过去,口音里还夹杂了些寿北口音。
三人就选了个靠门口的位置坐下。
“竟然有卤肉饭哎”年轻姑娘惊喜叫道,之后一路浏览下去不时惊呼。
菜单上大多是些家常菜,和普通小馆子差不多。
菜单顶部上特别用黑笔加粗写着推荐。
一道干锅排骨和一道干锅鸡肉。
而让姑娘惊呼的是好几道她在港市见过的甜点竟然也在菜单最后。
老婆饼、桂花糕、核桃酥,以及小姑娘最喜欢的绿豆糕。
“爸,我要吃绿豆糕。”
女孩儿好像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连点了好几个菜,好似已经完全忘记了昨天的痛苦。
“老板不是,女同志,我想点菜。”
女人举起手,让秦溪过来。
将女儿点的几道菜都指了下,随后询问的目光看向男人“要不吃点”
“吃吧,这附近也没国营饭店。”男人挽起衬衣袖口,露着闪烁着银光的手表“点个干锅鸡。”
秦溪默默记着。
除了小姑娘,两个中年人面上虽然看着彬彬有礼,可掩饰不住对这里环境的嫌弃。